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有47个大类,上万个品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是如此,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也是如此

随着医改的深入,国家不断加大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招标降价,产品同质化,压缩供应商数量,进行集中配送商的遴选, 94号文件,一致性评价,药占比限制,辅助用药限制,医保控费限制,营改增,飞检,商业贿赂等措施的出台,特别是二票制,让医药行业人士雪上加霜,痛不欲生。按照此前国家对于两票制的多次表态,两票制先在公立和医改试点省、(区、市)推开,到2018年二票制会在全国实行,引发医药行业大洗牌。

利昂医疗回顾到,2014年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法规年,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重大调整,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放开一类医疗器械,严管三类医疗器械,对整个行业实施严格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引入“黑名单”制度。

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一类医疗器械只需备案,而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须拿到产品注册证才能销售,由以前免费办产品注册证改为收费制,二类医疗器械由各地拟定收费标准,而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收费在十五万,进口医疗器械注册收费在三十万,同时设置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的绿色通道并免费办理。

对医疗器械经营公司,一类医疗器械无需办理手续只要有营业执照即可经营,二类医疗器械如气腹机等需要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理备案手续,三类医疗器械须拿到产品经营许可证才能开展业务。
医疗设备可分为大型和中小型医疗设备。

医用耗材可分为高值耗材和普通耗材,检验试剂。

目前国际乃至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的集中度达到了百分之80,与国外市场的集中度大体相等。

科室可分为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

医药行业市场容量为一万六千六百亿,而医疗器械市场容量为三千亿,不足医药的1/5。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有47个大类,上万个品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是如此,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也是如此。

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竞争市场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充分竞争性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世界医疗器械的生产国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而消费市场亦主要集中于上述地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先进医疗器械企业已形成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行业集中度较高。

超声诊断设备全球市场方面,国外先进医用超声诊断设备企业,凭借其技术先发优势、品牌形象、质量特点及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高层次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参与超声诊断设备全球市场竞争较晚,但发展较快。

相比其他医疗器械,全球内窥镜厂商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在软性内窥镜行业,少数企业把持了基于 CCD 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内窥镜技术从而形成了长年的市场垄断。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 CMOS 图像传感器技术替代 CCD 图像传感器技术的趋势下,国际知名内窥镜企业的技术垄断将被打破,给其他国家的内窥镜企业带来机遇。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少数国内内窥镜企业已经掌握高清内窥镜技术,将凭借其不断提升的技术优势和高性价比优势,逐渐加入到全球竞争的队伍中,打破市场垄断,在抢占中低端市场的同时,逐渐向高层次市场发展。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竞争市场,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国外医疗器械产品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竞争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相比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呈现出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弱、产品竞争同质化等特点。然而,随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扶持,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逐步健康发展,同时涌现出一批技术好的如南京利昂医疗的的龙头企业,将逐步完成进口替代。

国内内窥镜企业起步较晚,技术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国内内窥镜生产企业普遍综合实力较弱,以单一产品生产为主,缺乏产业链协同优势,研发实力、销售能力、售后服务能力较弱,因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但随着国内内窥镜摄像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COMS 图像传感器技术替代 CCD 图像传感器技术的趋势下,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有望被打破,国内企业面临重大机遇。国内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医疗器械厂家也在积极把握技术突破机遇,向内窥镜行业进军,基于成熟的研发体系,开发出高质量、操作便利性更强的内窥镜产品,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多学科交叉体现在其涉及到高分子材料、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技术密集体现在其生产技术涉及医药、机械、 材料等多个技术的共同运用, 是典型的高新科技产业。 因其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国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该行业已成为现代临床医疗、防控、公共卫生和健康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形成了一个市场广阔、需求稳定的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医疗器械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快的行业之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率超过同期 GDP 增幅,前者约为后者的 2 倍。

从全球的市场格局看,欧美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医疗器械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并已形成庞大的销售网络。

美国是全球一大医疗器械市场,全球医疗器械企业在此聚集,加上科技水平和资本的密集程度,均使该地区的市场地位不可撼动。欧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欧盟 28 国人口达到了 5.08 亿以上,而且该地区经济基础好、医疗器械消费能力强,市场仍然保有内含驱动力。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医疗器械市场目前是世界上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据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统计,亚太地区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 百分之10.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将显著提升。虽然目前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加工和生产,利润率较低。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内窥镜摄像机等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以及庞大人口基数带来的广阔市场,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利昂医疗发现在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其中包括多项对养老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点,对于养老机构、居家和社区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养老产业来说,未来可以抓住老龄化进程中的需求与现有产业所无法提供的服务缺口,发展一系列与养老相关的商业模式。规划文件明确了养老的载体是“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从这三个层级来看都会产生一定的商业机会。

居家服务符合老年人对家庭的亲近需求感,同时这类服务的费用也明显低于机构养老服务。

由于中国老年人从心理上更倾向于家庭归属感,再加上成本的考虑,从长远的养老和护理发展需求来看,居家服务将成为中国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长期护理险在各地展开试点,居家服务的支付方也有望落实。

目前居家护理服务的市场非常不成熟,未来依托长期护理险的进场,有望催生一批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的公司。不过,从各国的居家护理发展经验来看,这一市场参与者将面临几个难点。首先,长期护理险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尤其在中国市场过去缺失相应保障的大环境下,倾向于有高护理需求的人群如半失能、失能老人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市场急迫的需求。

居家护理将是一个非常分散的地区性市场。由于服务需要上门提供,也就限定了服务的辐射半径,同时入家服务人员每人服务的用户数量也有天花板,因此这一市场将由多个地方性小公司组成。

社区将成为的养老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未来社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养老服务渠道。规划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整合利用。支持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康复护理设施设备和器材。

社区未来的意义主要是作为用户聚集点的渠道作用,可以依托社区作为渠道而推进的养老服务非常多,主要是病前病后两个环节,前者主要是依托社区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等宣传教育工作;后者则包括非常多的环节。对于病后失去部分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需要轻技术要求的辅助生活服务,可能包括膳食、清洁、简单的日常活动照顾;增加医用DR等基础设备;针对老年人住家环境的改造服务,如增加医疗紧急求助设施,由社区为服务点提供相应的交通、危重情况转诊衔接服务等;还包括为重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衔接和相关的心理安抚等工作。

社区并不能自己提供这些相应服务,未来更有可能的形式是由社区采购这些服务,而社区本身可以作为这些服务的渠道。此外,医疗服务机构也可以将社区作为一个重要渠道,在社区建立医疗服务点如日常门诊、诊所,结合社区内的零售药房或社区卫生提供社区老年人的相关服务,将有助于从地方来打开市场。

除此之外,针对健康或有一部分风险的老年人的日间服务也很适合依托社区去发展。针对健康人群的日间服务有助于老年人的社交和学习,增进社区交流。而针对一定风险但风险不高的老年人的日间服务则可以作为衔接居家和社区服务的桥梁,比如对于身体功能相对正常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如果风险性不高的话,可以依托社区提供相应的日间记忆管理和训练服务。

社区的另一项机会是设施改造。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机构大部分没有成熟的医疗服务能力,主要针对相对健康、不需要复杂护理的老年人,养老机构的功能主要是住房、膳食和基本的社群活动,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还非常少。

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定位仍然是住房功能性的,提供良好服务的非常少。很多机构不但没有服务能力,有一部分连标准服务的配备都有问题。很多机构经营不善,常年亏损,正是因为缺乏好的服务模式。

未来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护理床位是服务改进的一个趋势。这些服务也有望接入医保或长期护理险来支付一部分费用。然而,具备从住房功能型向医疗服务转变基础的机构并不多,需要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建立,更适合大资本来操作。

总居家、社区、机构三个环节上来看,养老产业的机会都非常大。不过,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未来的发展将包含两个特征,一是地方性特征明显,另一是利润相对较薄。养老植根本地和社区,无论是居家、社区还是机构服务,辐射的半径都有一定的地理位置限制和服务人数天花板,因此未来市场会非常分散,各家公司依托自己的服务实力和资源发展,将出现多个地方性服务提供方,很难快速扩张。

同时,由于养老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未来随着支付方长期护理险的进场,政府在定价和服务方审核上会有一定的规则,因此养老服务机构如果要在拥有支付方的情况下做大量,就必进行成本控制,从一个区域开始发展会是比较务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