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摄像系统由哪些设备组成?

除内窥镜和微创手术器械外,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还包括内窥镜摄像系统摄像机、监视器、冷光源等配套设备。冷光源将体外光源红外过滤后导入体内为诊断和手术提供照明,使医生能够在近于自然光下观察。此外,冷光源工作时发热少,不会灼伤人体腔道粘膜。通过冷光源照明,内窥镜观察的视野更为清晰,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和微创治疗的准确性。

内窥镜摄像系统

内窥镜摄像系统摄像机的光学接口与内窥镜相接,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摄像电缆传至信号转换器,再经信号转换器将电信号转化为视频信号并输出到监视器,供医生进行图像观察和手术操作。医生可通过监视器屏幕获得动态和静态图像,并对局部放大处理,方便术中诊断和讨论,提高了效果,而患者也可以通过图像了解病情,有利于医患双方沟通交流,并可记载诊疗信息,并可实现图像采集与处理、诊断编辑、报告打印、病历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受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而推动,由于国内内窥镜微创医疗技术发展较晚,因此内窥镜摄像系统行业的产业化进程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

内窥镜摄像系统有什么使用优势?

微创手术器械的规格远小于传统手术器械,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灵活,手术过程中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较小等特点,微创效果明显。随着内窥镜微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与内窥镜摄像系统配套使用的微创手术器械种类越来越丰富,主要可分为耳鼻喉科微创手术器械、外科微创手术器械、妇科微创手术器械等。

内窥镜摄像系统

内窥镜摄像系统中,硬管内窥镜外镜体通常为金属质地,利用透镜、棱镜构成光学系统,实现图像传输,既可以通过目镜直接观察,也可经光学接口与微型图像传感(CCD)摄像机相连,将图像传输到监视器屏幕上以供观察和诊断;与硬管内窥镜利用光学镜片传输图像不同,纤维内窥镜主要利用玻璃纤维光束作为导光传像的元件,镜头柔软可弯;与硬管内窥镜中的光学接口与CCD连接不同,电子内窥镜通过将CCD装入内窥镜顶部替代内镜头端部,用电缆替代玻璃纤维传导图像,直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视频处理将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

目前,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在实际应用中存有一定差异,硬管内窥镜发展历史相对较长,产品技术与医疗实践成熟,成像清晰,部分硬管内窥镜带有手术操作通道,可直接利用微创手术器械通过通道进行手术治疗,简化了手术过程,减轻了病人痛苦,某些硬管内窥镜可通过高温高压消毒。产品基本覆盖所有科室,是医疗机构主要使用的微创诊疗产品之一。

纤维内窥镜的特点是镜头前端可被操控改变方向,减少了检查盲区,但质地柔软,不易固定,更适合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用作观察和诊断,但不宜高温高压消毒;内窥镜摄像系统中电子内窥镜将CCD置于镜头端部,像素增加,比纤维内镜有更佳的分辨率,由于发展时间短,种类相对较少,不宜高温高压消毒。

如何正确操作内窥镜摄像系统?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主要由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和配套设备构成,其中内窥镜摄像系统主要包括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可分为耳鼻喉科微创手术器械、外科微创手术器械和妇科微创手术器械等;配套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监视器、冷光源等。

内窥镜摄像系统

内窥镜摄像系统是目前为止医务人员观察人体内部病变组织方便、直接、有效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骨外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领域,按其成像构造和特性主要可分为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

在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的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利用内窥镜经人体自然腔道或细小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借助冷光源的高亮度照射,通过成像系统对体内器官进行临床诊断,并利用微创手术器械进行微创治疗。以现代内窥镜系统为核心的微创技术已推广到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肠科、骨外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多个科室,从简单的腹腔镜下息肉摘除到心脏搭桥均有涉及,几乎所有传统的耳鼻喉、外科及妇科手术都可以借助内窥镜摄像系统来完成。